北埔學


每次到北埔,武南兄總會對這裡的生活一再的讚嘆,說這裡的日子有多美。聽久了之後,我越有一種難以理解的好奇。

因為真的沒有遇過像他這樣的朋友,對自己的家鄉愛成這樣,又把這樣的愛化成事業。打從1997年開始,他就開始推動北埔的各項文化建設,整理在地歷史、修老屋、當導覽員為遊客說故事。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,北埔已經是台三線上客家一大文化亮點。

每一次的北埔旅行,總是有幾件事讓我期待。北埔食堂的客家古早味、深夜裡的暢談暢飲和清晨山林的漫步,好酒好菜好朋友總是滿滿的歡樂時光。除了吃喝玩樂,我也在武南兄的引介下開始參與北埔的文史工作,於是更明白這裡的能量有多強。

蕭如松是台灣的馬蒂斯、鄧南光是台灣的布列松、龍瑛宗是台灣的喬艾斯,這些傑出的藝術家都是北埔人,他們的紀念館也都是北埔亮度最高的文化景點。

在武南兄所經營的天水茶房裡,我的書一直被擺在書架上展示著,感謝他的支持,期待未來在北埔能和更多三意人相遇。

謝謝您,武南兄。


《三意變三億——策略鬼才吳仁麟的50N次方點子方程式》

「北埔三意文化聚落 台三線明珠」

吳仁麟

20多年前,經歷12年的台北人生活,古武南回到北埔老家。

在台北的每一天,他的心一直在北埔。每到元宵和中秋這些節日,他的腦海就會自動浮現許多北埔記憶——夏日夜裡的煙火與明月,節慶時的廟口大豬公與流水席,他覺得台北人應該會喜歡這些美好生活。

回到北埔,古武南和家人有計畫的把北埔人的生活轉化成生意。那是個北埔還沒有觀光客的年代,在老街上開茶行和餐廳,整修百年老宅帶文史導覽,這些新生意竟然大受歡迎。

分享這些生活日常帶來相當不錯的收入,也讓他對經營北埔的文史資源更有信心。人潮在假日湧進北埔,除了穿梭在客家老宅之間,也品嘗客家餐飲。

北埔老街愈來愈像一個客家生活博物館聚落,像是台三線上一顆閃亮的明珠。

今天的北埔的「客家生活文化聚落」已經成形,八個據點彼此相距都不到五分鐘路程。古武南持續修復和營運更多老房子,也思考該如何讓這些文史資源散發出新的能量。

古武南在這些老宅裡面泡茶寫書導覽,也曾數度出國演講交流,甚至在威尼斯雙年展表演東方美人冷泡茶和客家山歌,結交不少海內外的文人雅士。

古武南認為,聚合了特別的天地人元素,北埔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社區永續發展模式。這樣的模式除了在全世界難得一見,也可以做為台灣未來各地方創生活動的借鏡。

對北埔的文史工作者而言,「如何透過生活把文化資源的基盤建構的更加厚實」是最重要的工作。用生活來滋養文化,再把文化轉換成生意,如此循環不斷持續和強化,正是成就今天北埔的經營方程式。

如同運轉「創意」、「公益」和「生意」這三意模式,北埔20多年來的經驗,展示了台灣地方創生工作的某種可行方向。

古武南認為,如果能分享北埔經驗到台灣各地,假以時日,應該能讓這樣的「三意文化聚落」遍地開花,翻轉台灣農村的生產與生活。

當國際貿易讓農村的生活資源不能只依賴農作,保存過去國族的生活與記憶,反而成了得天獨厚的珍貴商業資源,這些畫面早在多年前就在歐美日等國家出現。

今天的北埔也找到同樣的策略,運用文史資源來為各種生意加值,並且形成出一個結構清楚的產業生態。從百年老屋裡一盒身價上萬的茶,到廟口和老街上的攤販,任何商品只要搬到北埔就能被加值,只因為受到這裡的文化和歷史的滋養。

如同全世界許多古老小鎮,從過去到未來,北埔的挑戰其實都一樣,就是如何做到「old but new」(老而彌新)和「cool not cold」(風格特立)。

古武南認為,台灣從1996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,啟動了以「鄉村」為主題的社會產業與文化轉型工作,直到今天,始終在和同樣的挑戰在搏鬥,這背後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。

「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,但是要借用這些經驗來走出自己的路。」古武南表示,北埔不是京都或普羅旺斯,不可能完全移植任何一個古老城鎮的經驗。因為每個城鎮都是獨一無二,台灣只有用心去照顧好自己的文化風土,才能由下往上建構一個高附加價值社會。(摘自

《三意變三億——策略鬼才吳仁麟的50N次方點子方程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