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漫畫最高榮譽金漫獎,今年邁入第10週年,頒獎典禮在9月25日於台北文創大樓盛大舉行,本屆金漫獎總計有102件作品參賽,最後共有24件作品脫穎而出角逐本屆9項大獎。年度漫畫大獎由星期一回收日《粉紅緞帶》(全)獲得,評審表示今年得獎作品綻放多元風格,可見台灣漫畫正畫出屬於自己的節奏。年度漫畫大獎打破傳統少女漫畫的界線與想像,開創新的閱讀感受,充滿新鮮感又令人印象深刻,深感到新世代漫畫表現的潛力。完整得獎名單如下:
- 特別貢獻獎:游龍輝
- 年度漫畫大獎:《粉紅緞帶》,作者:星期一回收日/東立出版社
- 漫畫新人獎:《海色北極星》,作者:吳宇實/長鴻出版社
- 跨域應用獎:《北城百畫帖》,作者:AKRU/蓋亞文化
- 漫畫編輯獎:《人物風流:鄭問的世界與足跡》,編者:洪雅雯/大辣粉絲團
- 單元漫畫獎:《吉利狗與怪怪貓:敖幼祥上癮的漫畫人生》,作者:敖幼祥/時報出版
- 兒童漫畫獎:《貓、妮妮一起玩》,作者:崔麗君/典藏
- 少年漫畫獎,《大仙術士 李白》(5),作者:葉明軒/台灣角川
- 少女漫畫獎:《粉紅緞帶》,作者:星期一回收日/東立出版社
- 青年漫畫獎,《魔幻時刻:THE ACTOR》(2),繪者:HOM/編劇:柯雁心/原動力文化
年度大獎得主百合漫畫家星期一回收日,2015年她以《ONE TIMING!!》獲東立原創大賽少年漫畫組金賞,正式出道,植劇場劇作《戀愛沙塵暴》改編漫畫即是由她所操刀。本次以百合漫畫《粉紅緞帶》獲得年度漫畫大獎與少女漫畫獎,她上台領獎致詞提到:「在愛情裡面,你能感受到的事情,在任何性向都是一樣的。」會後專訪時,她表示能在同志婚姻專法通過的今年,獲得此獎格外有意義,此書描寫女性之間百合情誼,是台灣非常少數的作品類型,她希望能夠通過她的獲獎,讓更多讀者關注百合這個類型的漫畫創作。
延伸閱讀:
今年「特別貢獻獎」頒發給武俠漫畫家游龍輝,過去漫畫界流傳著「南許北游」兩大武俠漫畫家的說法,其中人稱「南許」的許貿淞於2017年獲得金漫獎特別貢獻獎,人稱「北游」的游龍輝是1960年代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武俠漫畫家之一,其創作的武俠題材放眼台漫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作品更曾跨界被翻拍成影視作品。他在領獎時表示,50餘年前漫畫被稱為兒童「毒」物,50餘年後,政府設立國家級獎項並積極提倡,他非常感謝文化部對漫畫產業的重視。另外他在台灣漫畫基地看到非常多精彩的台灣漫畫作品。
今年金漫獎評審群包含了漫畫家游素蘭、常勝、李隆杰,動畫導演王登鈺、王世偉,Mangasick店主黃廷玉與學者李家瑩。現場也有許多重要漫畫家出席,如小莊、阮光民和阿推等等。
蕭宗煌次長代表部長致詞時表示,今年是見證金漫獎邁向第十屆的里程碑。他表示,漫畫是最能開拓想像邊界的圖像敘事藝術,台灣的漫畫家總能帶給觀眾豐富無窮的視覺饗宴及故事世界,而近年更成為帶動台灣文化前進的跨界引擎,例如韋宗成老師的作品《冥戰錄》,這週末即將和Salah-D的《陰間條例》合作改編成舞台劇在水源劇場演出;阮光民老師的《用九柑仔店》已經改編成電視劇上映,更在華山開了快閃店,也帶動嘉義拍攝場景成為打卡熱點。
蕭次長也表示,近4年來,文化部對台灣漫畫界推出了全新的預算、空間及組織上的支持政策:首先,政府首次結合前瞻基礎建設的特別預算,三年投注6.4億在ACG產業的扶植,其中包括從去年開辦到明年,三年3.2億的「漫畫輔導金」,已經完成前兩期的徵件,促成超過80件作品出版,目前正在進行第三年的徵件。
而今年,文化部不只推動漫畫輔導金,更推出「漫畫研究」輔導金,重新豐厚台灣人對台灣漫畫史的共同記憶。在空間方面,「台灣漫畫基地」在今年正式開幕,台灣終於有了屬於漫畫人的家,也已促成漫畫家左萱以桃園大溪為背景的《神之鄉》成功賣出影視版權合約。
此外,文化部更在今年正式推出「IP內容實驗室」,從法國引進4D-Views動態立體捕捉技術設備,為台灣的視覺特效和後期製作團隊添加軍火,推進台灣ACG、影視音、AR、VR等各領域的內容開發,讓漫畫家的作品能突破技術限制,有更多元的改編可能。
金漫獎不只是頒獎,更邀請各國漫畫策展人與創作者一同見證台灣漫畫的輝煌時刻。出席的貴賓包含了英國重量級的漫畫評論家Paul Gravett、比利時漫畫藝術中心Manuel Fernandez Vazquez、韓國釜山國際漫畫中心漫畫家南錠勳、加拿大多倫多漫畫藝術節藝術總監Christopher Butcher、法國布洛瓦漫畫節策展人Bruno Genini、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國際版權總監Marie Fabbri、泰國曼谷藝術書展共同創辦人Pat Laddaphan、泰國出版商及書商協會(PUBAT)總經理Kompit Panasupon、日本講談社漫畫副編輯長吉田守芳、法國漫畫家Frédéric Debomy一同見證台灣漫畫的里程碑。●
喜歡這篇文章嗎?請灌溉支持我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