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條街7家診所 全台灣最愛看中醫的人在這裡


夏日正午的台中舊火車站前,觀光景點「宮原眼科」和有「小東南亞」之稱的「東協廣場」周邊,排隊與購物人潮熱鬧不減。車站的另一邊,短短800公尺的復興路四段上,就有7間中醫診所,幾乎每跨過一個路口就有一到兩間。

這裡是全台灣中醫師密度最高的地區。

截至去年底為止,以台中車站為中心,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,人口近1萬9千人的台中市中區,每1萬人口就有11.88位中醫師,在所有鄉鎮區中居冠,幾乎是全國平均的4.5倍。

而面積是其8倍大,人口近15萬、以中國醫藥大學為重鎮的台中市北區,則以每萬人口中有11.05位中醫師居全台第2。

擁有280萬人口的台中市,向來是台灣中醫發展的重鎮。從中醫師的培訓、執業,到患者的就診習慣,都在時間的累積下,形成獨特生態。

雙軌培育 養出中醫師群聚

「我們中區(含台中、南投、彰化)的中醫師師資夠雄厚,所以要學的人就會來這裡,」以整脊正骨為主的大同中醫醫院院長,也是大台中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張瑞麟分析,「不管老師是師徒制還是學院派,在中區的產量都是最多的。」

過去,中醫師的養成靠的是師徒相傳。歷經明治維新的日本政府,曾一度停止核發台灣的中醫師證照。

儘管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,許多老中醫將往年的行醫知識與經驗帶來台灣,但幾年後,覃勤、陳固、陳恭炎等3位老中醫發現傳統醫學不斷沒落,因而在1958年創立中國醫藥大學,培育中西醫兼備的人才。(延伸閱讀:)

在中醫大一路從學士、碩士唸到博士的中醫大中醫學院院長孫茂峰觀察,中醫大早期的師資來源,主要是從中國大陸撤退來台的老中醫,本來落腳台北,後來被禮聘到中醫大教書,長年教下來,每屆都有優秀的學生選擇留在附近開業、落地生根,有問題還可以回學校跟老師討論。(延伸閱讀:)

像是講授溫病學的知名中醫師馬光亞,原本是湖南名醫,來台之後,本來在台北市寧波西街的榮生中藥行看診,1972年跟隨老師、中醫大創辦人覃勤到台中教書。(延伸閱讀:)

當時曾跟著馬光亞學習的中醫師陳文秀,也在畢業後留在台中執業,診所就開在台中歌劇院附近。直到現在,診間還放著老師題字的水墨畫,以及當時馬光亞撰寫的《最新實用溫病學》做為參考。

中醫師陳文秀。(邱劍英攝)

久而久之,中醫大教出的中醫師就近繁衍生息,大台中地區便成為愈來愈興盛的中醫群聚,並從台中市、台中縣,一路擴大到南投、彰化。「二來是中藥商,因為有人就有對象,中藥商也會聚集。中醫師一多,一定也會誘導消費,當然利用率就是台中地區最高,」孫茂峰說。

利用率或就醫率,指的是中醫看診人數除以戶籍人口,以此觀察有多少人使用中醫服務。不過,根據全民健保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協商參考指標要覽顯示,中醫門診的就醫率正連年下滑。

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曹榮穎分析,台中的中醫師密度高,居民較容易接觸到中醫服務,所以利用率也高。但競爭激烈,淘汰速度也很快,最後還是要看中醫師的特色,能不能吸引患者追隨。

台中人多愛看中醫?

住在台中市南屯區、擔任銀行經理的李啟,就是其中之一。

受訪前一天,他才剛因為雙腳膝蓋發炎疼痛,到西醫骨科照X光後,發現是軟骨磨損,膝蓋退化。當時,醫師建議他注射治療,但他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,就沒有再回診。最後,他還是去找了熟悉的推拿師,調整膝蓋骨,結果順利恢復九成功能,不再疼痛。

他認為,西醫的訓練太制式化、分科太細,所以除了牙科、眼科、外科之外,其他病痛幾乎都看中醫,從全面性的診治下手。

「傳統把脈、科學中藥,甚至隔空氣功診斷、不用把脈,這些我都有接觸,」他說,「筋絡按摩這種更多,我看過的就有5、6種手法,不管是痠痛、骨架調整、扭傷都很有效。」

習慣看中醫的台中人,李啟不是特例。

根據最新全民健保醫療統計年報,若以中醫門診的就醫人次來算,人口280萬的台中市達到837萬,超越近400萬人口的新北市的就醫人次710萬。也就是說,台中市民平均一年看中醫近3次,超越新北市的1.8次。

若跟西醫的就診人次比較,2017年台中市看中醫的就診人數約是西醫的38%,彰化、南投縣也以35%緊追在後,位居全國前3名。

分配還是其次 中醫師過剩才是問題

長年累積的中醫師培訓體系,養出了台中人特別習慣看中醫的就診習慣。但中醫師是否過度集中,應該往偏遠地區移動的議題,也引發了多年來的政策論辯。

早在2000年7月,當時的衛生署就在中醫門診正式開辦「總額支付制度」。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形容,這樣的設計如同「錢跟著人走」,試圖用健保點值的差異,避免中醫師過度集中在都會區,鼓勵更多醫師往偏鄉地區移動。

簡單來說,就是根據區域劃分,給予醫師不同的健保點值給付。全國給付費用先扣掉2.22%作為花蓮、台東的東區之用,剩下的由西部5個區域劃分。其中80%是前一年的實際收入預算占比,而剩下20%則視該區戶籍人口數占率、就醫次數佔比、各鄉鎮市區每萬人口中醫師數等指標,加權校正來計算。

面對中部地區中醫師過剩問題,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孫茂峰認為,區域之間的落差不可能不存在,若要解決偏遠地區中醫師缺乏的問題,可以透過巡迴醫療等方式來回應當地的需求。(邱劍英攝)

在中醫門診利用率較高的中區,就面臨健保點值下滑的壓力。

也就是說,中區的中醫師佔整體人數的19%,但使用人口數占率來校正,中區醫療費用預算占率為26.3%,而且每年都在下滑。不論是在浮動點值、平均點值,中區拿到的都是全國居尾,導致在這裡開業或執業的中醫師出現同工不同酬、健保收入低於其他各區5%以上的收入落差。

陳旺全分析,東區點值的支付金額為1.2元以上,相較於台北、中區的0.85元,落差幅度高達40%,但仍無誘因使中醫師願意到東部執業。

實施近20年來,真正跟著點值移動的中醫師,究竟有多少?

據全聯會統計顯示,過去4年,包含花蓮、台東在內的東區中醫師人數從94人成長為128人。以2017年3月到去年3月為止來說,東區的中醫師增加16位,只有中區同期的三成。

錢變少了,但人卻沒有跟著移動,中區的中醫師密度依舊居高不下。孫茂峰觀察,中醫師要到哪裡執業,考量因素很多,包括家人的生活品質,孩子的教育環境都不能不納入。許多公費畢業生甚至寧願賠錢,也不要去偏遠地區執業,政府很難強迫。

孫茂峰認為,落差不可能不存在,「中醫師在中區,基本上只能說不要惡化,每萬人口占比不要繼續攀升。」至於完全沒有中醫師進駐執業的偏遠地區,則可以巡迴醫療等方式來回應當地的需求。

中醫師的分配只是表面,更大的問題在於總額。

2008年曾在前經建會委託下出版「台灣中醫師人力現況調查與分析」研究報告的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名譽理事長、中醫大講座教授林昭庚發現,即便點值降到0.6,還是有約75%的中醫師不願移動到他鄉執業。

10年過去,林昭庚認為,不能一味培養更多中醫師到偏鄉服務,因為中醫始終是輔助另類療法,從需求面考量,台灣的中醫師人力早已過剩。

「假如要培養人力,不是讓他做中醫師,而是研究中醫的科學家。以醫療市場來說,人力早就供過於求,國家不需要這麼多中醫師,」林昭庚說。

台中的中醫發展,是長年累積而來的歷史寶藏。但怎麼保護這個特殊的中醫文化,又兼顧城鄉差距以及中醫師人力過剩的現況,就有待時間的考驗。(責任編輯:吳凱琳)

【延伸閱讀】

●更多內容,請見天下雜誌678期《聯名的力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