叢林紙迷宮快閃4天,為循環經濟奠基

MoneyDJ新聞 2019-07-26 18:13:32 記者 邱建齊 報導

行政院環保署與台灣造紙工業同業公會攜手舉辦「紙箱戰紀」,7月26日至29日於台北車站一樓大廳打造全國最大叢林紙迷宮。環保署與造紙公會一起倡籲『正確分類第一步、資源利用多更多』,活動期間定時安排闖關活動,強化紙類「可回收、不可回收、紙容器」正確分類知識。
繼限塑政策在7月上路,環保署趁熱再推廣分類回收,要把環保教育做好做滿! 環保署自民國86年起推行「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」,七大類小型資源物品由家戶回收整理,結合地方清潔隊、回收商及回收基金,建立完整回收網路。隨著技術進步,複合材質使用廣泛,確實成為目前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挑戰。近年環保署施行不少政策積極管理,包括隨袋徵收、減少一次性塑料品使用等,也同時倡導正確分類,從民眾做起源頭減量、責任消費,才能讓廢棄物變成價值,創造循環經濟。
造紙公會理事長何奕達指出,造紙業一年回收紙消費量達395萬公噸,國內優先採購達269萬公噸,供應不足缺口則靠進口填補,統計國內回收率為65.7%,紙廠回收紙利用率達93%。造紙原料無論是自然植物或是紙類回收利用,都是沒有複合問題、最能徹底發揮循環再生的價值;也惟有產業才有足夠的量體消化回收資源,解決浪費。紙箱戰紀邁入第四個年頭,每一年都設計闖關遊戲推廣可回收紙類、不可回收紙類與紙容器正確分類,希望加強「源頭分類、回收升級」,民間、政府、產業共同努力將國內回收紙品質接軌國際水準、共榮共好。
亞洲首創、全國唯一的紙箱戰紀活動邁入第四屆,今年以「叢林迷宮」主題打造220坪大型迷宮,面積相當於約2個籃球場,牆面全部以回收紙為原料生產的瓦楞紙搭設,拼接總長相當於4座101大樓高度。迷宮南北兩側分別設計22公尺長叢林紙牆,非常適合拍照打卡。
本次也特別邀請四所大學設計建築科系學生手工打造五座2公尺高的大型紙裝置設計,包括朝陽科大學生以人面獅身像、貓、眼鏡蛇重現「叢林埃及古文明」,聯合大學團隊參考台灣傳統建築形式呈現叢林涵洞「築鹿」以及用瓦楞紙創造森林裏假山疊石的作品「窺景」,崑山科大學生設計可以360度轉動的紙製指南針代表「叢林指引」,以及亞洲大學學生製作巨大獵人「守護」森林山神的作品,各有創意特色。  資料來源-